知识共享中国大陆

CC与开放数据:CC中国大陆项目负责人应邀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科学数据共享培训班授课

发展中国家“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国际科学数据共享培训班”于2013年11月4日至23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培训班学员分别来自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俄罗斯、蒙古、中国9个国家和国际山地中心(ICIMOD),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办。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KH)由于其极高的海拔,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极不发达的经济(有近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较世界其他地区更为突出。为了促进HKH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跨国家、跨学科的协作研究,而科学数据的交换、共享是区域协作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HKH区域各个国家都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测绘、资源、环境研究和监测,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然而,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的数据使用、分发的政策和标准,跨国家的科学数据共享仍然十分敏感和困难。

本次培训旨在为HKH区域各发展中国家提供科学数据共享涉及的政策与标准规范、技术方法和软件平台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及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为培训老师,提供科学数据管理及共享的技术方法、软件系统、标准规范,以及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及其全球变化数据产品反演、同化方法等方面的授课培训。

11月14日下午,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春燕教授应邀为培训班进行了题为Creative Commons and Open Data的讲座。

讲座先行介绍了数据共享的理论知识,包括中国现行法律下的数据保护法律模式、数据等级分类、现行数据共享许可的特征、数据共享的方式等,使得培训班成员对数据共享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好地了解CC组织及其一系列许可协议,王春燕教授从“CC是一套标准化的著作权许可协议”开始详细介绍CC的概念及其6种不同的许可协议,并讲述了CC在推动科技领域的开放和共享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例如2004年发起的Science Commons项目、建立开源知识管理平台,发布CC0协议等。CC与开放数据、数据共享是本次讲座的重点,王教授在举例说明了受著作权保护的和不受著作权保护的科学研究资料后,列举了一些通过CC协议发布的OPEN ACCESS(开放获取)的学术刊物(如: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中心和自然出版集团),证明了CC与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此外,讲座中也提到“科学家是推动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力量”。讲座的后半部分介绍了CC0(公众领域贡献宣告)的概念,并通过列举大量CC及CC0协议下的数据共享案例,使成员们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CC与数据共享。

在整个讲座的进行过程中,培训班成员听得津津有味并且对讲座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各种相关的提问不断出现,现场气氛热烈。本次讲座不但是对CC组织的一个很好的宣传,同时更重要的是向HKH区域的培训班成员普及了CC协议下的科学数据共享的理念、知识与方法,有助于今后HKH区域国际数据共享实质性合作。

作者:王召闻

Comments are closed.